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标志,我们迎来了文化发展的春天。山丹秉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确定建设河西文化大县,奋力实现文化自强,以此作为落实中央和省市文化建设战略部署的主要载体和抓手,提升县域综合实力。
一、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着力提升文化综合实力。
“一山一水一古城”是张掖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是金张掖自然特色品质和历史文化品位的综合反映。作为金张掖东大门的山丹县,文化底蕴深厚、类型丰富、涵盖深广。由于地处河西走廊战略通道中部蜂腰咽喉地段,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站点,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区域位置赋予山丹丰富的文化资源。境内有新石器时代“四坝滩文化”遗址的发掘地。有中国西部名山、历史名山焉支山。有建于汉代、亚洲最大最美的山丹皇家军马场高山草甸大草原。有与敦煌莫高窟同期凿建、佛教东传的重要站点、拥有亚洲最高室内泥胎贴金坐佛的山丹大佛寺。有国内保存最完整、被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在荒漠半荒漠草原上蜿蜒并行90多公里的汉明长城。有“锁控金川”的硖口古城堡等秦汉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军事关隘。有国际工合事业的开创者、实践者、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的故居,及其创办的培黎学校。
古往今来,理学文化名人、名列《明史》的关陇派理学大师周蕙和一代名将王允中、武振等一批优秀山丹儿女声名远播。数以千计的中外名人留步山丹、颂歌山丹、书写山丹,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迹。可以说,山丹文化流淌着国防军旅文化、游牧文化、佛教民俗文化和能人创业文化的血液,展示出豪放质朴、兼收并蓄、开放创新、大气厚重的精神品格。这就是山丹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推动山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定海神针”。
二、以高度的文化自强,着力提升文化发展水平。
自强是前进的动力、发展的目标。山丹实现文化自强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建设重点工程。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确保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有活动场所、有配套设施、有保障经费,步入经常化、全覆盖发展轨道。培育做强“焉支风、马场梦、长城魂、艾黎情、佛山缘”五张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焉支”和“佛山民俗”两个文化产业园区,改造提升县城老街——文化街,为文化旅游、民间工艺、文化娱乐等产业集聚发展搭建平台。实施好文化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精心打磨几个反映山丹文化的舞台艺术、文学精品、影视剧或动漫作品,确保叫得响、传得开、有市场。
其次是深化体制改革,以公共文化服务和校园文化为突破口,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文化保障机制。培育民营演艺实体,支持机关单位和城乡社区自建文艺工作队,积极培育文化能人。加强文化系统领导班子建设,充实工作力量,以焉支山笔会为平台,培育高水平的文学创作人才。同时要营造宽厚环境,设立文化大县建设专项基金,支持文艺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资助文化遗产传承人,定期表彰奖励各类文化能人、特色乡镇社区(村)和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作者系中共山丹县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