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河评论

[穿越秦王川特别报道]秦王川站在了历史的选择点上(图)

时间:2012-01-29 17:12:12   作者:

秦王川

 

吉利汽车生产线


灌区群众发展设施农业

秦王川站在了历史的选择点上

  1999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视察引大入秦工程后对永登县的干部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引大水上来了,应该说山河已改了,但是由于其他工作跟不上,那还可能面貌依旧。”

  10年过去了,山河改了,面貌是否依旧?如今的引大灌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信这也是每一个关心、关注引大工程的人,每一个引大工程建设者最关心的话题。

  这里是兰州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一场亘古未有的汇战即将开始。

  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兰州新区的宏伟构划,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是改变秦王川面貌的历史转折点。秦王川,真正驶入了书写华章的年轮。

  殷殷嘱托

  在西部众多水利工程中,没有哪个项目能够如引大入秦一样始终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目光。引大入秦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成就,被载入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据引大工程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工程建成后,胡锦涛、温家宝等15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引大”视察,对这一造福百姓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1999年9月11日上午10时20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视察引大工程。他说:“了不起,工程建设成就巨大,建设者为之做出了突出贡献,工程质量是一流的。”

  胡锦涛说,引大入秦工程是甘肃广大人民群众期待已久、盼望已久的一项水利工程,也是改变中部干旱地区面貌,改善人民生产基本条件,造福人民群众的一项宏伟工程。前后经过了十几年的奋斗,终于胜利建成了,当然这是一件大喜事了。

  胡锦涛当年讲话中还专门提到了永登的发展问题。“第三个问题就和我们永登县大有联系了。引大的水上来了以后,对我们整个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些什么新的要求,如何与之相适应,如何抓住这个有利的机遇,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整个永登的经济上一个新的水平,我觉得这是一篇好文章。这篇文章做好了,永登的经济发展就能加快;这篇文章做不好,就可能失去这个机遇。”胡锦涛说,过去我们讲“山河未改,面貌依旧”,现在引大水上来了,应该说山河已改了,但是由于其他工作跟不上,那还可能面貌依旧。”

  “这是一个大题目,可以好好做一篇大文章。这篇文章,对永登的发展会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希望你们把这做好。”秦王川

  优势与潜力

  原省经济研究院院长魏立桥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建设“兰州新区”是国家实施第二个西部大开发的迫切需要,第一个十年,使西部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十年。“构筑大兰州,可辐射周边地区,形成新的战略高地,有效提升大兰州的整体实力,能引领甘肃及周边的开放发展,成为甘肃乃至西部发展的重要引擎。”

  兰州新区的主战场选择在秦王川,地理位置是最难得的优势。

  与秦王川毗邻的312国道、兰白高速、树徐高速、连霍高等级公路等,将周边城镇交通联系紧密,使得西宁、武威、景泰、白银都成为了数小时车程的经济圈。

  在与兰州市区的联系上,机场高速和省道201将秦王川与兰州市区相联系,形成南北相交、路空相接的交通网络,便捷的公路交通条件有利于兰州主城的辐射带动。今年,我省正筹备修建兰州至中川到张掖的城际轨道,我市拟修建兰中快速路。这两条通道的建设,将使秦王川地区成为兰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

  秦王川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是兰州、白银两市的接合部,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也是甘肃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

  在秦王川建设兰州新区,不仅有利于在更高的层次、更大的范围优化配置生产要素,落实省委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兰白两个城市的经济合作,加快推进兰白核心经济区发展,也有利于加强兰州乃至全省对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对建立西—兰—银省会都市经济圈,进一步提升兰州和甘肃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秦王川是兰州市周边最大的一块高原盆地,空间开阔、地势平坦,非常适宜发展非农产业和大规模开发建设,是一块难得的土地资源。除此之外,该区域内和周边地区还有不少海拔较低的荒山丘陵,都可以通过移山造地和未利用地开发,为生态建设和未来发展提供大面积的后备土地资源,有500平方公里的面积可供开发。同时,秦王川水资源也比较充足,按照引大入秦工程的设计能力,年引水量共有4.43亿方,目前,实际利用的不到2亿方,还有2亿多方尚未利用,因此,水资源完全能够满足兰州新区未来的建设需求。

  专家认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目前,秦王川已经落地建设了一批产业项目,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特别是这一区域土地充足,环境容量大,污染物扩散系数高,加之区位、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在秦王川开发建设新区,既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条件,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再造兰州”战略

  2010年8月3日兰州市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再造兰州”战略这是在兰州发展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决策。“再造兰州”战略提出要“跳出老城建设新区、跨越发展再造兰州”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在城区面积拓展和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兰州。这标志着金城兰州的发展将摆脱地理条件狭长、发展空间不足的困境走出一条跨越式率先发展的新路。

  8月4日,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陆武成,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等的带领下,兰州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筹委会正式入驻秦王川,这也标志着作为“再造兰州”战略“龙头”的兰州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1000平方公里的建设面积,丰富的水资源状况,在中国大西北内陆城市带上,很难再找到一个像秦王川那样可以支撑区块的城市中心区,而这一区域一系列完善的后备保障更是为一个划时代的新城区做好了最充裕的准备。

  兰州市作为西陇海线的重要支点,“国扶47条”中的多项规划都体现在兰州这个点上,再加上兰州建国初的工业底子,建设“兰州新区”可加强兰州在西部发展的地位,有利于带动西部发展。

  长期以来,兰州市的发展一直集中于老城区,致使老城区建筑密度过高,人口拥挤,污染较为严重,缺乏具有优势的特色生态带;同时经过反复的拆建和寸土寸金的超承载发展,老城区在用地结构、公用市政配套设施、建筑布局及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日益突出。跳出老城区,建设新城区,拉开城市框架,拓展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兰州城市发展必须调整的思路和改变的战略。

  从跳出到建设,这不仅仅是一个方式上的改变,更主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创新与改革。

  有专家指出,秦王川是城市向北拓展的重要地带,其用地条件良好,腹地开阔,良好的交通条件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既有便捷的对外交通干线,又有与中心城区紧密的联系,有条件承担中心城区的疏解功能,接受城市大型公共设施的安排,使其成为兰州市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可以将中心区的功能有机延伸到新城区,为形成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奠定基础,成为兰州市城区拉开框架、拓展空间、跳跃式发展的重要建设区。

  有专家认为,在兰州城市规模扩张逐渐接近质变临界点的今天,位于城北的秦王川具备了从“城北时代”飞速提升为“秦川时代”的质变要求。如果说秦王川区的“城北时代”是兰州作为一个中等规模城市的常规扩张,那么当兰州的扩张进入“大都市”建设的扩张步伐时,秦王川的巨大优势将会越来越清晰而明朗。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