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河评论

:“一把火”能保住工业明胶黑幕吗?

时间:2012-04-24 10:35:16   作者:

将执法人员堵在大门外,“胶老大”宋训杰下令将办公楼里的电脑和文件资料集中焚烧,“学洋明胶”多年交易秘密因此尽被焚毁。但在杂物堆里,记者仍找到一本半个巴掌大小的册子,上面记录了该厂2000年的经营账目。供货企业包括多家生产食品添加剂、冷饮、乳制品和饮料的企业,其中出现多家国内知名乳品企业名字,不少供货单上明确标注为“白袋”。显然,“学洋明胶”的产品,不仅流向药用胶囊生产企业,还流向众多食品企业,成为生产雪糕、冰淇淋、乳制品和饮料的原料。(4月19日《京华时报》)

  显然,在工业明胶的背后,“毒胶囊”充其量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臭皮鞋”,早已大量渗透到食品领域中,甚至已经成为我们日常饮食的重要内容之一了。如果说三聚氰胺主要是出现在奶制品中,瘦肉精主要是出现在肉制品中,那么工业明胶的涵盖范围就要大得多了,人们有理由担心:凡是需要用到食用明胶的地方,就极有可能使用的是“臭皮鞋”。

  当大批执法人员已经在敲大门、公司即将完结之时,宋训杰居然想到放一把火毁灭证据,这与其说是要保护工业明胶的黑色产业链、担心整个产业链被完全曝光,不如说是因为央视仅仅曝光了它的“九牛一毛”,因此绝不能让全部的“投毒”记录都被执法部门掌握。

  问题在于,他原本纯粹基于私利的纵火,事实上却很有可能对工业明胶黑色产业链起到保护作用。公众最为担心的是,这“一把火”会否真的让工业明胶黑色产业链失去一个大起底的机会,会否真的让那些甚至很知名的食品企业得以逃过一劫?如果工业明胶的黑幕真的被这把火保护下来了,“臭皮鞋们”会不会在若干年、若干月甚至若干天后,重新大举“进军”国人的肠胃?

  民以食为天,民生大于天。我们期待,工业明胶黑幕能够借着“毒胶囊”事件被尽可能地放大、彻查,一定要让那些用“臭皮鞋”制作“美味食品饮料”的企业倾家荡产,别让宋训杰成了它们的“保护神”。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