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正处于“十一五”规划与“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承接时期,面对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整体性深度贫困问题仍然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单一的问题仍然突出,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仍然突出,社会发展滞后问题仍然突出等问题,必须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抓住我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带来的重大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奋发图强的决心,攻坚克难,励精图治,加快推进怒江“二次跨越”进程。 >>>详细



声音二:破解基础“瓶颈” 增强怒江发展后劲
“对怒江来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怒江总体上处于破解基础瓶颈,加快产业培育,决战扶贫攻坚,缩小发展差距的阶段。”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建设支柱产业,着力扩大开放,建设桥头堡,着力扶贫开发,解决深度贫困群众发展问题,着力社会和谐稳定,改善民生,着力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攻坚战。 >>>详细
怒江人溜索过江
声音三:立足沿边优势 做好五篇文章
实施通道建设工程,做好“桥”字文章;实施口岸建设工程,做好“兴”字文章;实施产业建设工程,做好“堡”字文章;实施机制建设工程,做好“建”字文章,展示好“窗口”形象。实施战略规划,做好“谋”字文章。 >>>详细
云南怒江旅游名胜片马抗英胜利纪念馆



【桥头堡建设的怒江路径】

片马口岸
路径一:加快建设以片马口岸为龙头的边境经济合作带
段跃庆强调了片马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立足矿电结合发展,以加工业、商贸业、旅游业、仓促物流业的先行,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向区域集聚,使双边资源和产业优势互补,促进优势产业发展,从而实现边境地区的脱贫致富、发展繁荣。
“到2015年,将片马边境经济合作区初步建设成为在东南亚、南亚区域合作中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口岸边境资源综合开发加工产值达100亿元以上,进出口贸易额达80亿元以上。到2020年,国家级泸水(片马)边境经济合作区成为云南省桥头堡的重要阵地和国际资源富集区合作开发的典范。”段跃庆描绘了合作区的美好未来。 >>>详细



怒江修建多座跨江大桥改善交通状况
路径二:怒江将构建“一纵一横四环”的交通网络
怒江将构建“一纵一横四环”的交通网络,努力实现对外公路高等级化、县乡公路等级化、乡村公路通畅化、桥梁建设便民化、城乡交通服务一体化;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打造以六库为核心,金顶、上帕、茨开为中心的城镇发展集群,建设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实施以水源工程、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工程、骨干沟渠防渗加固工程等为重点的“六大工程”,努力破解水利“瓶颈”制约。>>>详细
怒江第一湾
路径三:积极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培育水电、矿冶、生物、旅游等四大主导产业。
“基础设施滞后是怒江发展的最大制约,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状,积极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战略,改变以往相对封闭的发展条件。我们最大的优势在资源,但丰富的资源与薄弱的产业、落后的社会事业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段跃庆提出,“十二五”期间,怒江要加快培育水电、矿冶、生物、旅游等四大主导产业,要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尽快解决怒江的贫困问题。 >>>详细【央媒视野】
怒江已废弃的吊桥
六库怒江桥
评论一:怒江桥梁建设提速 “溜索”将成交通史上绝唱
“溜索医生”事迹的广泛传播,给怒江州交通建设带来了机遇。段跃庆介绍,怒江州将在交通运输部和云南省大力支持下,加快桥梁建设和溜索改造。全州42对溜索中,除了10对保留作为旅游体验项目和古老交通工具的实物展示之外,其他32对溜索都将在2年之内拆除,其中14对通过修通两岸公路的方式来解决,18对通过修建桥梁来解决。 >>>详细
怒江"石门关"奇景,左侧为碧罗雪山,右侧为高黎贡山
神奇美丽的云南怒江“石月亮”景区
评论二:怒江大峡谷:能否超越科罗拉多?
“与科罗拉多大峡谷以侵蚀地貌为主不同,怒江大峡谷有着丰富的地质地貌类型、生物多样性和典型的立体气候。”怒江州旅游局副局长赵文胜介绍说,怒江大峡谷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分布的植物种类超过全国五分之一,动物种类超过全国四分之一,因此高黎贡山又被誉为“物种基因库”。 >>>详细【省市媒体】
评论一:怒江计划建民用机场 飞昆明40分钟
目前怒江计划建一座民用机场,项目已选址在六库东北约11公里的新寨村,海拨高度约2360米。机场定为支线4C级机场,投资估算约15.5亿元,今后从昆明到怒江只需40分钟。 >>>详细
怒江是三江并流区域景致最为壮观的,到这里旅游很需要勇气和胆量,它是探险游的绝佳之地。
评论二:怒江旅游局长:未来怒江将成最热旅游地
怒江的旅游资源是我们最大资本,怒江有着极为独特的旅游资源,这个资源的优势是其他任何地区都没有办法比的。 >>>详细【我有话对书记说】
怒江要如何加快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建设?您对怒江未来的发展有何建议?欢迎您的参与。 >>>点击留言



云南网 记者 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