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黄河评论

外媒称李克强改革魄力让人想起朱镕基

时间:2013-07-01 14:23:07   作者:

【相关专栏】复旦[微博]张军:是什么让李克强按兵不动?

  近期李克强总理被外媒频繁拿来与前总理朱镕基相比,彭博此前称李总理可能成为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首位达不到年度增长目标的总理,而上一位正是朱镕基。而在“路透:克强经济学从这里启航”中路透也提到李克强的魄力让人想起前总理朱镕基。朱一直被认为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的领导者,当时他辞退了5千万名国企员工,削减了臃肿的行业。

  而彭博在最新的报道中直白的用“休克疗法”和“让人想起朱镕基”来描述新总理的新政。

  彭博在文中写道,通过一场至少过去十年未见的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李在上周发出了最明确的信号,中国的新领导层希望银行控制信贷扩张。野村的分析师认为,下一步可能包括一些收紧措施,甚至可能让一些小的金融机构倒闭。

  朱镕基此前削减国企的做法为此后多年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而李和他的团队如今将精力集中在放缓信贷增速上以避免资产泡沫或坏账危机,但他将面对地方政府债务和国有银行的问题。

  中美商会前主席James McGregor认为:“你必须用铁锤来砸碎现在的体系。”

  他向彭博表示:“这里毫无规矩可言,所以你必须用强有力的措施来让金融体系的人注意到你,他显然成功了。”

  前高盛大中华区主席胡祖六表示:“两任总理都是改革者,而投资者们想要搞清楚李是否像朱那样敢于推动重大的变革。朱的改革在当时不受欢迎并且带来了很多痛苦,但最终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李的改革措施可能会面临来自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反对。Nottingham大学的Steve Tsang认为:“每个需要信贷的人都会反对,地方政府怎么偿还巨额债务呢?”

  李和朱一样都接手了一个过渡投资的经济体,同时也都承诺减少政府参与。Tsang说道:“两人都看到了采取重大措施改革经济的需要,并且都以不同的方式这么做。但和朱不同,李克强此前并未显示愿意承担风险。没有整个领导层的支持,李绝不会这么做。”

  巴克莱的黄益平认为克强经济学的成败取决于是否能够推动“结构性改革”。黄认为,存款和贷款利率在未来数月里可能变的更加灵活,而10月的经济会议上将细化注入财政和户籍制度改革。

  延伸阅读:

  外媒谈李克强经济学重要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

 

  巴克莱资本创造了一个新词“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 ics),用来指代李克强为中国制定的经济增长计划。    

 

  简而言之,李克强经济学代表着用短痛换取长期的益处。巴克莱在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写道,李克强经济学有三个重要“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

 

  其认为,除非经济和市场面临迫在眉睫的崩溃风险,预计中国决策者不会采取激进的财政和货币扩张政策。[详细]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