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庭上翻供,使他涉及案件的审判萌生变数,这次罕见的脱线演出,控方能否提出铁证,治薄熙来应得之罪,对司法权威构成考验和挑战;从已知案情,控方提出了大量薄熙来涉嫌受贿的证词和证据,却未触及他如何以权换钱,当局应予追究,彰显依法治国和反腐的决心。另外,谷开来的证词,提到薄熙来知道儿子薄瓜瓜人身安全受威胁,但是他有什么对应,未有提及,往后的审讯就此会否有更多披露,是「薄案」的看点之一。
控方抛出证据链
对照出翻供说法苍白
首日审讯,薄熙来推翻包括向中纪委提交的「自书材料」和供辞,而且自辩时词锋咄咄逼人,怒斥行贿者(唐肖林)是骗子、疯狗;又指妻子谷开来疯了,证词「滑稽可笑」,与证人徐明对质时,把徐明「盘问」得口哑哑等;就此,控方未即时举证有力驳斥,使得首日审讯宛如由薄熙来主导,事态发展不仅戏剧性,案情是否出现逆转,也成为不少人的疑问。
昨日案件续审,控方就薄熙来涉及的受贿罪,提出谷开来、王立军、张晓军、协助谷开来打理法国别墅的德某某等人的证词,其中就组成公司购买别墅,目的为隐瞒薄熙来夫妇身分和避税等复杂安排,钜细无遗,证词和证据都有力,使薄熙来对别墅「不知情」的说法,显得空洞。事态发展显示控方控制大局,有内地知名刑辩律师认为,控方提出的经手人、款项走向、行贿细节、项目帮助关联性等证据形成的证据链,是用「证据链证死真相」。所以,薄熙来在受贿罪的形势上,即使曾经一度逆转,但是在控方反击下,也只属昙花一现。
薄熙来这类案件,过去绝少出现庭上翻供,案件的审判,行礼如仪意味浓烈,以早前的谷开来与王立军、前任铁路部长刘志军等案件为例,控方都在被告充分配合下,较快地完成审讯程序和宣判。今次薄熙来翻供,就审讯时日,据知初定两天,但是到昨日法庭基本上只完成了受贿罪的调查,有关贪污和滥用职权罪仍未审讯,所以,「薄案」对于控方,仍然处于考验甚至挑战状态,且看控方如何以事实证据,无争议地使薄熙来受到法律制裁。
薄熙来承认权钱交易
当局应追究行贿得益
就法庭完成调查的受贿罪,薄熙来涉及收受徐明的利益,包括价值约2000万元人民币的法国别墅一幢,手控电动车,替薄瓜瓜结付信用卡数,招待薄瓜瓜的大学副校长、老师全家和40多名同学朋友到中国旅游的机票、住宿等一应开支,都由徐明埋单。可以这样理解,徐明是照应薄家、特别是薄瓜瓜的「金主」。谷开来的证词,多处提到徐明对薄家的照应,薄熙来都知道,而薄家与徐明这种关系,由1999年开始,历时超过10年,则薄家从徐明身上得到的利益,肯定不止一幢法国别墅而已。
然则,徐明对薄家是无偿付出?目前对薄熙来的控罪,并无触及他如何藉权力来让徐明得到回报。昨日,公诉人向法庭宣读了去年6月28日薄熙来的亲笔供辞节录,结尾有这么一段,「徐明为我家、为谷开来,特别为薄瓜瓜在国外读书提供了大量的资助,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易,即我帮了他『快发展』,他则帮我『带孩子』。他之所以如此周到大方地照顾瓜瓜,仔细回想,是因为我曾经在他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其中有些是超乎寻常的」。
这是赤裸裸的「权钱交易」描述,不知道薄熙来有否就这段笔录翻供,但是,今次审讯,若缺少了交代薄熙来怎样以权力换取徐明的「进贡」这一页,「薄案」就留下了一个重要空白。中央一直强调依法治国,习近平执掌大权之后,一再重申打击贪污腐败,现在,薄熙来「招认」了以权谋私,当局应就此全面深入追查,要包括徐明等人为此付出代价。这样,才可以体现反贪反腐并非口号,而是坚强的意志和决心。
既知儿子身处险境
薄熙来曾经如何应对?
谷开来毒杀英国人海伍德一案,虽然已经审结,但是此案仅涉及谷开来和薄家的勤务员张晓军,不少人对此将信将疑。按昨日控方向法庭提交的谷开来证词,其中提到:「2011年瓜瓜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薄熙来是了解的,我们曾对可疑人员列了黑名单,其中肯定有尼尔.伍德,这些情我对薄熙来说过。」尼尔?伍德就是海伍德。这是毒杀案审判迄今披露的文件资料中,薄熙来与毒杀案最「接近」的表述。
谷开来的证词,并无交代薄熙来「了解」和听说海伍德是黑名单一员之后,有什么反应和指示。按常理,儿子身处异国,人身安全受威胁,作为父亲应该不会不闻不问吧?然则,谷开来后来毒杀海伍德,涉及的人员和情节,仅止于当日法庭披露的那么简单?往后的审讯,若有更多细节披露,会拨开更多迷雾,其实,单就谷开来这段证词,当局也应该深入调查,对毒杀案作出更详细交代。
薄熙来案与谷开来毒杀案、王立军叛逃案一脉相承,切割处理之后,整件事显得零碎,难以拼凑完整图画,过去两日审讯披露的一些资料和情况,使整件事显得稍为丰富和主体起来,此乃审讯公开透明的结果,是内地司法审讯进步的体现。薄熙来翻供,虽然会出现了一些当局不想见到的状况,但是我们认为毋须挂虑,因为在事实和证据面前,只会对照出薄熙来说词的苍白虚妄,只要控方拿出「铁证」,民 自会判别是非黑白。
今次审讯,是打造司法权威和公信力的大好机会,保持透明度,做好文字微博直播,让审讯全过程暴露,则不仅彰显打老虎的决心,一定程度上也会扭转国人普遍对法庭和法官的负面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