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必须消费,在消费过程中也缴纳了一层层的税。“人人都是纳税人”几乎成为共识。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即便消费者承担了税,也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纳税人。如果你的收入达不到交纳个税标准,名下没有房产。对不起,你很有可能连成为一个光荣纳税人的机会都没有啊!
消费者不等于法律意义上的纳税人
据报道,河北律师韩甫政第二次向国家税务总局寄送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这一次,除了申请公开公民纳税人具体数据的老问题外,韩甫政又追加了公开“2012年我国公民个人纳税总额占全国税收收入的百分比”的申请。韩甫政律师研究发现,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事实上负税的人绝大多数并不是法律上的纳税人,有纳税的事实但没有纳税人的名分和资格。
本杰明·富兰克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和纳税。“人人都是纳税人”几乎成为人们的共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必须消费,我们在购物、吃饭、旅游等消费过程中缴纳了一层层的税。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即便消费者承担了税,也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纳税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的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国务院确定的销售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的纳税人。”可见,为自己的消费行为交税的公民个人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纳税人”。营业税、增值税同样如此,比如公民使用手机通话、外出旅游、就餐都有营业税,但是却不是相关税法中规定的“纳税人”。
在我国的税制结构中,税收的主体来自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这些流转税,这些税种占到国家整个税收收入的六至七成。而直接税主要是企业所得税和个税两种,仅占二成多。从2011年9月起,个税起征点将从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是工薪一族,工资又达不到交纳个税的标准,同时无车无房。对不起,你很有可能连成为一个光荣纳税人的机会都没有啊!
从法理学上看,消费者也应享受纳税人的权利
尽管不被法律认可为纳税人,但从学理上看,在纳税的过程中,有纳税人和负税人两个概念,其中纳税人是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主体,而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收负担的主体。两者是否一致,取决于税负是否可以转嫁,能转嫁两者就不一致,不能转嫁两者就一致。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这些流转税,流转税多属于可以转嫁的间接税,属于典型的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的情形。这就意味着,纳税人和负税人的不同,仅仅是一种征税技术上用于区分直接纳税人和间接纳税人的手段,并不意味着负税人就不是我们从权利意义上讲的纳税人。
用一句通俗的话解释就是,尽管你没有纳税人的名分,但因为花钱买过东西,就同样应该享有纳税人的权利。
那么作为享有纳税人权利的公民,究竟拥有哪些权利呢?在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就以《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形式予以明确,这份公告梳理了我国税收征管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具体而微地解释了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纳税人的知情权、监督权等14项权利与10项义务。
在2006年,蒋石林以一名普通纳税人的身份,将湖南省常宁市财政局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认定该市财政局超出年度财政预算购买两台小车的行为违法,并将违法购置的轿车收归国库,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可是,当时常宁市财政局局长周年贵却对蒋的身份产生质疑,认为他不是纳税人。
根据以上分析,蒋石林并不是多管闲事,反而是纳税人权利意识的提高。
但实际上,纳税人也难享受到完整的权利
实际上,长期以来,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问题受到忽视,在税收立法和实践中,纳税人都以纳税义务人的身份出现,而忽略其权利人的身份。在税收的宣传上,“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最常见的一句话。同时,以国家为本位的思想占据税收的整个过程。由于这种税收理念的存在,使我国在税收制度的设计上、税法制定的程序上,及税务管理的制度上,都站在国家的角度上,而忽视纳税人的权利需求。这就出现了纳税人有纳税义务而无权利的怪状。
2009年《福布斯》杂志推出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中国内地排名全球第二,排名第一的则是高福利的法国。2012年,中国全口径的宏观税负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33%,高于中上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这一比例还将继续增加。
相比之下,2011年8月24日,西安国家税务局车购税分局一位工作人员,对前来办理相关的手续和缴税的市民马先生态度极其恶劣,大庭广众之下连爆粗口。
税收法律关系的本质,是国家将税收收入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并为纳税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过程。其权利和义务是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双向流动,是处在一个平等基础上的。说到底,税收是一种契约关系,实际上就是权责对等,纳税人缴税后,就享有相应的权利,政府收税后,就该给纳税人提供相应的服务或者公共物品。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尊重纳税人。
负税者争取的,不仅仅是纳税人的“名分”,更需要的是理直气壮地行使纳税人的权利。【我来评论】 
沦为相关部门利益奶酪的社会抚养费,已成人口政策改革最大阻碍。
如果我们见恶、惩恶的效果,完全取决于社会势力,看个体的运气,那道德从此无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