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节能环保

图文:能源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时 访甘肃省工信委副主任温隆家

时间:2011-12-26 17:57:51   作者:

记者:有没有具体的调整思路?

  温隆家:对现有能源资源,必须延长产业链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陇东煤电化建设,逐步建成一批大型煤炭矿区,高起点、高水平地建设国家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河西新能源,加快建设以酒(泉)嘉(峪关)为中心的风电、以敦煌为重点的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提升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加快陇东西峰、华池、镇远、环县以及玉门等油田勘探开发步伐,支持玉门老油田发展,提高经济开采年限。

  要发挥甘肃资源能源优势、振兴老工业基地、确保生态安全,必须把发挥资源优势与转变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记者:甘肃现在有走上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资源型城市吗?

  温隆家:甘肃金昌市因矿兴企、因企设市,就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2006年,金昌主导企业金川公司成为国家“十一五”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在甘肃率先开展了清洁生产,由末端治污向全程控制转变,构建了“三废”及物料综合利用、产业衔接紧密的区域大循环系统。目前全市形成有色金属、氯碱化工、硫化工等5大循环产业链,实现了上下游企业间的“无缝对接”。比如,1992年金川集团生产4万多吨镍、2万多吨铜,用水量达8800万立方米;现在生产13万吨镍、40万吨铜,用水量却只有6700万立方米。

  甘肃正全力打造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打造石油化工、煤电化工等16条循环经济主导产业链。到2015年,循环经济产业链将有机组合并形成规模,成为实现经济效益、推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载体。

  3.5%减排目标任重道远

  记者:6月底,国家发改委晒出了2009年各省自治区的节能减排成绩单,今年初甘肃省公布的减排完成情况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2%,但是6月公布的结果是降低了6.82%,这是怎么回事?

  温隆家:5.2%是省政府事先设定的降耗目标,受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大多数高耗能企业停产,因此,最后审计出的实际完成情况超越了预设目标。也正因为此,2010年省内下达的降耗目标由5.4%减为3.5%。

  记者:既然去年的考核结果为完成等级,而且还超出预期。今年的3.5%应该能轻松完成吧?

  温隆家:恰恰相反,压力很大。一季度甘肃工业经济总体呈现出大幅回升态势,在上升的同时轻重工业比例失衡明显。今年一季度轻重工业比重为13:87,而去年一季度,轻重工业比重为16:84。重工业比重随着产品价格上升复归。支柱行业石化、有色、电力、冶金快速增长,完成增加值200.4亿元,同比增加69.13亿元。这四大高耗能产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9.37%,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

  记者:有没有应对措施?

  温隆家:一是抓好节能的重点工程,再来是抓好六大重点领域,然后还有重点能耗企业。比如,之前年用能万吨标煤以上的重点企业现在改为5000吨标煤以上的用能企业。另外,暂停高耗能项目,严控产能过剩的有色、冶金、电力、建材等领域的项目审批。最后,拓展公共节能、建筑节能等其他领域。

  甘肃在三季度将开展“十一五”减排任务的预考核,对完不成任务的企业启动应急预案,实行监督抽查。这里面最主要的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找出关键问题,利用倒逼机制制定相应措施。

  记者:在推进减排的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

  温隆家:对于甘肃来说是政策支持。比方说,淘汰落后产能作为减排的一项最大工程,“淘汰”却远不能了事。首先,淘汰之后,企业的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要能跟上;其次,淘汰要有补偿机制,保证职工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没有相应的资金和政策作保证,完全依靠行政手段把企业关死,产业升级跟不上,职工再就业跟不上,依法退出机制建立不起来,“淘汰”起来困难重重。甘肃财政的自给能力较差,去年的年度财政支出几乎超出财政收入一倍,目前还主要依靠国家的转移支付。要拿出资金来做淘汰的退出机制,几乎不太可能。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