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节能环保

兰州汽车南站“黑车”暴力抗法事件屡发

时间:2013-01-14 09:59:43   作者:

  汽车南站,“黑车”暴力抗法事件屡发

  兰州城运处:根除“毒瘤”需多部门联合执法并建长效管理机制

  旅客常被黑车甩客在太石服务区内。

  1月11日,本报以《汽车南站周边,“黑车”猖獗谁来管?》为题报道了兰州汽车南站霸道黑车的问题,引起广大市民的强烈反响,许多读者提出这样的质疑:“为何汽车南站的黑车如此猖狂?”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兰州汽车南站是整个兰州市黑车整治的重中之重,为了清除这里的黑车,执法部门可谓煞费苦心,但是直到目前为止依然收效甚微。鉴于此,许多执法人员以及班车司机认为,南站黑车由来已久,如果想要根治,不但需要强有力的执法,更需要相关部门专门就此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屡遭暴力抗法导致执法难

  1月10日下午,谈起兰州汽车南站黑车治理问题,兰州市城运处稽查大队大队长杨军颇感头疼。据其介绍,兰州汽车南站的黑车问题由来已久,其中不但存在强行拉客、甩客、宰客等行为,更有许多治安问题,而且多年来,这些黑车车主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团伙。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时常遭遇暴力抗法事件。据讲,有一次他们在汽车南站发现一辆载客黑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他们对该车实施暂扣,但是没想到的是,在将车驶离时,却遭遇了10多辆摩托车的围堵,被扣车辆被强行夺走。为了避免暴力抗法事件,他们在执法时或者抓紧时间,在黑车团伙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将车驶离现场;或者是在公安、交警等部门的强有力配合下进行执法。

  除此之外,在执法过程中,黑车车主们“你来我走,你走我照旧”捉迷藏式的躲避行为也给相关部门的执法行为带来了极大困难。与此同时,杨军表示,执法人员的不足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执法的力度。

  兰州汽车南站车站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胡主任告诉记者,汽车南站黑车问题不仅影响了班车的正常运营,还对乘客的利益造成侵害。对此,车站方面已经尽最大的努力进行了管理,但车站方面并无相关执法权,只能对其进行驱赶,治标不治本。“我们的稽查队员出去管,他们就离开;稽查队员刚回来,他们又在门口拉客。就在2010年,车站稽查大队队长带领4名工作人员清查黑车时,黑车主竟带人举刀挥向稽查人员,将4名工作人员砍伤,实在是太猖狂了!”采访中,胡主任提醒广大旅客,乘车时应该通过车站买票乘车,切不可乘坐黑车,以免贪小便宜吃大亏。

  彻底根治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相对于兰州汽车南站黑车猖獗的现象,兰州汽车西站则井然有序。两车站相隔并不是很远,为何环境却如此不同?一名兰州西站的班车司机向记者解释了这个“怪现象”。该司机称,当初西站周围也存在黑车拉客的严重问题。后来在七里河区政府的牵头下,包括运管、公安、车站等多部门对兰州西站进行联合执法,使得兰州西站周边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而这种强有力的执法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现在依然未停。“当时查得特别严,车站稽查员也很辛苦,到处巡逻,甚至巡逻到了七里河桥附近。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持续之久,在我工作以来甚是少见。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大的力度,才有了今天汽车西站的良好秩序和环境。”该司机说。

  杨军强调,目前兰州汽车南站的黑车团伙有发展成黑恶势力的趋势,如果再不出重拳打击黑车,后果会越来越严重。同时,他也指出,如果只依靠稽查大队,人手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地方政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多部门联合行动,通过强有力的执法行为,威慑整个非法黑车行当,保护旅客的合法权利。杨军表示,如果旅客在兰州汽车南站遭遇黑车强行拉客、甩客、宰客,最好能够尽可能多地记住黑车的车牌号码、车型、颜色等相关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将这些信息反馈到运管部门或者七里河区打黑办公室,以便于相关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关措施。

  文/图本报采访组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