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巩志华:小康路上的领头人

时间:2012-08-05 10:11:55   作者:

  盛夏时节,沿着银西公路南行,进入正宁县永和镇罗沟圈村。只见上下两层的别墅式小康农宅整齐地排列在公路两旁,周围绿树掩映,村落干净整洁。

  村口树阴下,坐着几位纳凉绣花的妇女。记者与她们攀谈中得知,原来大家都是前后几个组里的住户,以前居住条件差,后来,村上建起了统一规划建设的小康农宅,他们70多户就都搬了过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这里交通方便,自来水入户,广场就在门前,跟城里人没什么两样。”

  罗沟圈村地处陕甘交界,以前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穷村子。1999年,巩志华被大家推举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了村里的“一把手”。

  “巩支书虽然文化程度低,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认准了一个理,那就是发展是硬道理。”村民梁正民说。从担任村支书起,巩志华就和村班子成员一道,大抓村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小电井,增加灌溉面积,为村庄道路铺砂上石,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2006年,他带领群众利用夏秋两季农闲时间,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大力实施老庄还田和坡改梯工程,为了赶进度,抓质量,他带头吃住在工地,亲自负责,完成两项工程六处新增耕地面积380多亩。如今,这些新增耕地上全部栽上了优质苹果树、杏树、柿子树和枣树,田、林、路配套,已成为罗沟圈村的农业生态示范园区。

  老庄还田,让大伙儿尝到了甜头。巩志华又把目光投向了山坡。罗沟圈村是一个环绕山沟、依山傍沟的村子,巩志华抓住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机遇,对村里上千亩沟洼地以及荒坡沟壑,统一进行规划,动员群众全员参战,在山坡地栽上了600亩苹果树、300亩花椒、200多亩杏树。

  最近几年,为了寻找致富项目,巩志华先后做过各种尝试和努力,他多次跑到陕西杨凌农科院“取经”,向专家问计求教。2002年,他发动群众筹集资金25万多元,建成了沟圈奶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购回种牛20多头。以此为龙头,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通过公司担保,为农户贷款60多万元,发动群众养牛。巩志华还与陕西银桥公司签订了供奶合同,吸引公司在村里设了收购鲜奶点,奶牛养殖产业成了群众增收的一个新渠道。

  发展集体经济,壮大村级积累,才有能力办公益。为了选定项目,巩志华跑县上项目管理部门找,联系村里打工做生意的人问,最终找到了愿意合作的人,一家外地老板愿意投入70多万元资金,与罗沟圈村联办建材预制厂。项目建成后,不仅村上有分红,还让80多位村民不出村子就有了就业的岗位和稳定的收入。后来,村办企业塑料加工厂也建成投产了,村级经济实力增强了,农民富裕了,罗沟圈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这些年来,巩志华共为村里争取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在没有向群众集资一分钱的情况下,新打机井5眼、小电井140多眼、小水窖400多眼,自来水入户140多户,兴办非公企业20多户。

  如今,罗沟圈村面貌变了,群众富了,一排排小康住宅拔地而起,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生动绚丽的新农村景象,而巩志华依然坚持自己做事的原则和做人的本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