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2年建军节,曾老的状况不比从前。马萍对老将军说:“首长,今天是建军节了。总有人来抢咱们的南海岛屿,如果来征求您的意见,您会不会斩钉截铁地说一句:打!”老将军没有再睁开眼睛,马萍注意到,心电监护仪上,老人的心率明显加快。那条骤然起伏的曲线,好半天才平静下去。

本文来源:《解放军报》2013年2月16日第7版,作者:吕洪凯 王东 李祥辉,原题:《可敬可爱的曾爷爷》
【新闻背景】2012年12月31日,开国中将曾思玉因病在大连逝世,享年102岁。老将军虽然远去,但属于他的一段段不朽传奇却历久弥新,留给后人无限追忆。
“白衣天使温暖人间”。在解放军210医院干部一病房6楼的走廊上,苍劲有力的八个大字墨香犹在,这是开国中将曾思玉2007年写给医护人员的赠言。在这里,老将军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与老将军相处的一个个镜头在脑海中闪现,医院干部病房一科的白衣天使无不潸然泪下。科主任马萍动情地说:老将军不仅是传说中身经百战的英雄,更是我们敬仰的曾爷爷。
喜欢用汤圆待客
直到现在马萍还不敢相信:那位慈祥亲切的老将军已经离开了。
从2010年11月18日到逝世,老将军在210医院度过了771天。
“你知道人上了年纪,加上病痛折磨很容易发脾气。”护士长姜丽景说,但直到最后离开人世,曾老没抱怨过一次医护人员。
“其实曾老挺怕打针。”姜丽景告诉记者,只要她给老将军输液,曾老就会乐呵呵地伸出胳膊,还会夸一声:“护士长打针不疼!”
科主任马萍对老将军的和蔼可亲印象深刻。2010年10月,曾老临时出院回家。马萍和姜丽景带着急救箱赶到黑石礁,为老人输液治疗。曾老高兴地说:“留下来吃汤圆!”姜丽景告诉记者,老将军是江西人,平时最喜欢吃汤圆,也最喜欢用汤圆待客。得知马萍为了照顾自己没时间管孩子,老将军叮嘱马萍把12岁的女儿想想带到医院。
“我想见见小鬼,给她准备份礼物!”曾老说他给想想买了巧克力,还让想想喊他“曾爷爷”。“其实在我们医护人员心中,都把他当成了可爱的‘曾爷爷’……”马萍说。
结婚纪念日
在干部病房一科,人人都听说过曾老与妻子洪林长达65年的爱情传奇。洪林15岁参加革命,17岁入党,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被誉为军中“穆桂英”。这两位传奇英雄在萧华将军的撮合下相识并结成伉俪,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从没红过一次脸。
老将军住进210医院时,医护人员们曾提出建议:想在病房内摆放将军夫妻的合照,被曾老谢绝。
“我们都知道,曾老心里挂念着已经去世7年的老伴。”姜丽景回忆起这样一个细节:2005年,洪林老人在210医院去世。抢救过程中,我们告诉守候的曾老:“奶奶可能挺不过去了。”曾老随后平静地将医护人员“请”出了病房,反手关上了房门。“我听到屋子里传来竭力压抑着的哭声。”姜丽景从门缝里悄悄望去,看到老将军用被子蒙住头,用泪水和爱妻做最后诀别。
无情未必真豪杰。老将军去世那天,正是他和爱妻的结婚纪念日。1940年12月31日,在鲁西区委副书记段君毅的主持下,曾思玉与洪林开始长达65年的爱情传奇。72年后的这一天,老将军终于和爱妻团聚了……
壮心不已
210医院如今还保存着一张拍摄于延安时期的老照片,图像虽然模糊,但将军纵马驰骋的英武之气清晰可见。
即使已百岁高龄,身经百战的曾老仍能清楚回忆当年枪林弹雨中的情景。“1933年初春,我和30多个红军战友去打土豪,中了埋伏几乎全军覆没。我一个人躲在河里7个小时,天黑上岸后用一根竹竿挑着湿透的衣裤,冒充当地老百姓混出了敌人的封锁圈!”姜丽景说,这段经历被老将军称为“最艰难的一次历险”。
在曾老住过的病房里,一张沐浴在阳光中的沙发是老人生前的“好伙伴”。他喜欢坐在那里,一边回忆戎马倥偬的传奇岁月,一边听听革命歌曲、看看电视。每每从电视上看到日本侵略军烧杀掠抢的镜头时,总是用他那从前握枪的手用力地拍到沙发扶手上,喊一声“打!”
2011年建军节,马萍像往常一样来看老将军。这时的曾老因为病重已接受了气管切开手术,无法说话。马萍对曾老说:“今天是建军节,大家都很关心您。您很了不起,像个老红军,跟病魔作斗争还是个英雄。”老首长睁大了眼睛看着马萍,心电监护上显示的心率急剧加快。
2012年建军节,曾老的状况不比从前。马萍对老将军说:“首长,今天是建军节了。总有人来抢咱们的南海岛屿,如果来征求您的意见,您会不会斩钉截铁地说一句:打!”
老将军没有再睁开眼睛,马萍注意到,心电监护仪上,老人的心率明显加快。那条骤然起伏的曲线,好半天才平静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