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玉栋
奔腾不息的洮河水见证着优秀的金川建设者,在岷县灾后重建43所学校工程中,他们用“艰苦奋斗,勇于超越”的精神,为岷县灾后重建筑起了最坚实的丰碑。
凭信誉担当重任
甘肃岷漳6.6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后,金川集团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以其曾参与过汶川陇南地震灾后重建、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后重建等丰富的灾后重建经验,担负起了岷县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的重任。
今年年初,金川建设公司经过精心准备、多批次参与了该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揽得了散布在自西向东距离长达近170公里范围内、总造价1.35亿元的岷县灾后重建教育项目43所学校建设工程任务。
6月4日,金川建设定西分公司陆续开进承建的岷县43个校区教学施工项目工地。
开工伊始,金川建设党委书记徐军一行,深入岷县灾后重建的蒲麻、马坞等十三个乡镇学校施工现场,了解和协调解决驻项目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困难问题。每到一处工地上,徐书记都叮嘱大家要严格现场指导和管控,确保这批学校保质保量建设好,让岷县学子早日走进新的校园”。
平凡中见精神
时逢秋季多雨时节,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定西岷县灾后重建教育项目的施工人员在绵绵阴雨中冒雨作业,忙碌而有序。
“时间紧,项目多,任务急,条件差。”金川建设定西分公司总经理张举皱着眉头说。
面对困难,张举决定在岷县县城设立项目指挥部,实行按区域分片划分责任人管理负责制,进行综合绩效考核,优化各技术工人的调配,使工程形象进度和现场管理在受控状态。
李公元,自奔赴岷县项目建设驻地后,他第一个申请到东山区马坞乡小学施工驻地,由他负责整个东山区19所学校的施工管理工作。他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得到甲方及监理的一致好评,其中的三所学校最早提前顺利交工。
蒲麻镇镇中心距离县城76公里,驱车约3小时。金川建设定西分公司委派贾晓明工程师为驻蒲麻镇工地代表,当看到道路不畅、用水用电严重不足、场地狭小,心里很难受。在张举经理的开导下,他认识到灾后重建的特殊性和紧迫性,决心与劳务人员吃住在一起。雨天,坚守施工第一线;夜晚,巡视检查施工作业现场。从基础到主体封顶用了短短15天时间,受到甲方单位好评;质量细部检查钢筋报验通过率100%,砼浇筑合格率100%。
“有一次下乡,我们碰上了大雨天气,行进中忽然发现道旁山上有动静,停车一看,泥石流就在车前倾泻而下,至今我都后怕不已。”职工邱辉淡淡地笑着,讲述他有一次跟随张举经理下乡时的惊险遭遇。
连续的下雨,现场泥泞湿滑,人员车辆无法进入,山区道路水坑泥泞,施工员李公元的手机中至今还保留着他们顶着冰雹和暴雨施工的照片。
没有施工用水,他们就自己打井接水管,在现场用土堆和塑料布囤积储备水;没有电,他们买来发电机、租用变压器来解决提供施工用电;蒲麻镇下寨子小学根本没有拉运建筑材料的大车通行的道路,他们自行修路,把材料转到农用车上,农用车也上不去的地方,就用人力拖、拽、推、扛,硬是把材料一一运到现场……
细节决定成败
在张举随身背包里的工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看似凌乱,细细看却发现各种工作情况记录得清晰有条理:岷县当地后期灾后重建项目跟踪;道路工程招投标资料准备;五中、六中、职业中专现场人员业务职责分工;教学楼大门设计尺寸变更和材料调整;与县政府教育项目主管单位汇报分析处理协调情况等等。
这还不算,细心观察,总会发现张经理的电话特别多,他手中一直拿着两部手机。工程技术方面的设计变更,材料供应调拨,施工现场情况图文汇报互通,当日工作安排和进展以及劳务队伍施工人员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他都是通过手机来一一完成。
“每天都是这样忙乱你烦不烦?”有人曾经问他。“烦也没用,总得去面对,摊子这么大,人员分布这么散,我是负责人就得多操心督促去处理。”话还没说完,他电话又响了。“你和现场监理、校区负责人联系沟通一下,变更设计要他们统一同意,不能随便更改,按图施工是我们施工方坚守的底线”。他一字一句地给远在山区驻工地的负责人贾晓明叮嘱着。
对于像张举经理一样的李公元、贾晓明、陶积源、孟庆祝、代乐、宋昱、赵其伟等职工们来说,5天的工作时间对他们是不够的,“5+2“和“白+黑”是“家常便饭”,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他们没有以自然条件恶劣为借口,想尽办法分班作业,人停机不停,抢时间、赶进度,力争早日交工。
令金川建设者更为欣慰的是,也正是因为在前期施工过程他们可续统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精细管理的负责任表现,才使得他们又中标承建了岷县灾后重建规模最大、造价近2亿元的五中、六中和职业中学教学楼项目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定西分公司承建的40所学校工程已经全部按期交工,五中、六中和职业中学教学楼主体工程已进入二层施工阶段。
(西部企业信誉网转自甘肃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