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庞琼花
还是很小的时候,从电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我就知道了吴琼花。那个苦大仇深,宁死不屈的女子,正当她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时候,是共产党把她从苦海里拯救了出来。在党的教育下,她由一名只知道报自己私仇的苦孩子变成了以解放天下劳苦大众为己任的共产主义者。
吴琼花是红色娘子军中女战士的典型代表,她头戴笋笠、身着军装短裙,肩挎钢枪的飒爽英姿的形象给年幼的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长大后,我特别留意红色娘子军的情况,知道了娘子军连的第一任连长叫庞琼花。
后来,我看了一个资料,说是1960年,毛主席曾经接见娘子军连的第二任连长冯增敏,并奖给她一支步枪。毛主席接见的是娘子军连的第二任连长,那么,第一任连长庞琼花的情况又怎样了呢?是在战斗中牺牲了,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怎么各种资料上从不提及,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前些年,利用去海南出差、旅游的机会,我在琼海市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等单位搜集了些资料,又走访了她家乡的几个人,终于初步弄清楚了些缘由:
庞琼花,1911年生于海南乐会县(今海南省琼海市)阳江岭下村一个农民家庭。后来其兄庞隆香参加了革命,庞琼花在胞兄影响下也加入了少年先锋队,这年她才16岁。1928年加入了共青团。后调共青团乐会县委工作。再后来,参加了工农红军,在红三团一营二连当战士。她参加过几次战斗,智勇双全、胆大心细、屡建战功,深受红三团领导赞誉。
1930年2月,冯白驹同志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周恩来同志指示要大抓武装斗争。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成立,第三团就在乐会县活动。乐会县妇女的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1931年3月,乐会县委和红三团经请示冯白驹,组建了乐会县赤色女子军连,调庞琼花来担任连长。5月1日,正式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庞琼花任连长。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正规妇女武装,全连共100人,编成三个排。
女子军特务连成立时,在乐会四区内园村的操练场召开了隆重的成立大会,乐会县一万多名群众参加了大会。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竹炮齐鸣。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庞琼花登上主席台,从第二独立师师长王文宇的手中接过了连旗。庞琼花本来就长的特别漂亮,再加上那天她穿了一身崭新的军装,英气勃勃、光彩照人的形象给到会的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名声大振。
娘子军成立后,庞琼花和指导员带领全连投入紧张的军事训练和文化学习,狠抓思想、组织、军事建设,女子军特务连很快成为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担负起保卫领导机关和看守犯人的任务,还宣传发动群众参军参战,配合主力部队打仗。同年6月,她带领女子军特务连参加沙帽岭伏击战,用计诱敌进入红三团主力部队埋伏圈,毙俘敌兵百余名,活捉了国民党琼崖乐万地区“剿共”副指挥陈贵苑,女子军无一伤亡。她还带领女子军先后火烧文市炮楼、保卫文魁岭,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娘子军名震琼岛,庞琼花也成了闻名遐迩的女英雄。
庞琼花担任女子军特务连连长的时间并不长,第二年春天,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琼崖特委一度开展反“AB”团和社会民主党的运动。庞琼花是共青团员,又是连级干部,加之又有些文化,被怀疑为“AB”团而撤职。后送往母瑞山深处的红军监狱,名曰审查,实际是监督劳动。
8月,海南岛驻军陈汉光部“围剿”母瑞山,“左”倾主义者在国民党兵临山下时,才将红军监狱中的被审查人员宣布“释放”,予以遣散。别人都能回家,庞琼花往哪回啊?乐会县谁都知道她是共产党,娘子军的连长,回去不是送死吗?她只能远远地跟着红军的队伍走。后来被告知,你再要跟,就开枪。她只好含泪离开红军,独自要饭回家。
庞琼花回家后很快被敌人发现被捕入狱。先是关在阳江镇,国民党曾将她押到多地示众。后来又关到府城监狱,1934年又押到广州。
庞琼花在监狱中受到严刑拷打而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透露党的一个秘密,表现出了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至到1938年,蒋介石被迫抗日,释放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及爱国人士,庞琼花才获释。至此,她已身陷囹圄整整6年。
此时娘子军早已解体,庞琼花找不到自己的队伍。只好回家,嫁与人妇。这时,她的家乡已被日寇占领。日本鬼子修炮楼,建立维持会,强迫庞琼花有点文化的老公出来当维持会长。庞琼花夫妇不愿当亡国奴、做汉奸。便跑到山上,搭了个草寮,靠种庄稼、砍柴为生,自食其力。日寇围山搜捕,抓捕了庞琼花夫妇。将庞的丈夫活活打死后。日寇军官要长相漂亮的庞琼花嫁给他,庞誓死不从。日寇恼羞成怒,在乐会县会山加毫园将庞琼花秘密杀害。
庞琼花的一生充满了悲剧。4岁时便由父母包办与本县题榜村一李姓人家定婚。16岁时,李家便逼迫其过门成亲,她宁死不同意,参加了革命。参军后,她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很短的时间内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女英雄,却又很快被迫离开了革命队伍。青春最美好的年华又在铁窗中度过。“左”倾机会主义者说她是“AB”团,国民党说她是共产党,日本人又说她是抗日分子。出狱后,好不容易嫁了个靠得住的人,日本人又侵犯到了家门口。她有一腔除暴安良,建立大同世界的热血,却又报国无门。逃到山野里种地为生吧,日本人又追到了山上。最终,惨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下,年仅31岁。
我常常想,临死的时候,庞琼花在想什么呢?她是否后悔当初参加红军?如果她不要参加红军,而是老老实实地嫁给订亲的那户人家,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她的一生可能生活得很平常,甚至可能很安稳,至少会很平静。以她的聪慧、勤劳、机智、果敢、胆识、顽强、坚毅,抓住机遇好好努力一把,可能还会富裕起来。如果她再教子有方,经过一两代或者两三代人的努力,说不定还能成为当地的一个大地主什么的,被南霸天的家产也差不到哪儿去……
可是她参加了红军,从此便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坎坷之路。枪林弹雨赴汤蹈火就不说了,可她无限忠诚的队伍却抛弃了她,这无疑在她的心上捅了一刀。更令人惊愕的是她深陷牢狱备受摧残6年,竟然丝毫没有动摇最初的信念,始终坚信自己当初选择的正确和追求的美好。即使在“左”倾机会主义说她是“AB”团,国民党说她是共产党,日本人又说她是抗日分子,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走投无路的日子,她对党组织也没有丝毫怨言。
为什么那个时代会诞生无数个像庞琼花这样坚定不移、始终不渝、忠贞不屈的人呢?我想,这一切,一定缘由于那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建立一个公平正义、共同富裕、自由解放的社会。是那个伟大的理想吸引着他们出生入死、无怨无悔。在理想的旗帜下,他们完全抛弃了自己的一切。
如果人的欲望只剩下了获取财富一项,整日整月整年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心力憔悴、不顾廉耻、忘记礼仪地去占有、攫取,哪怕重权在握、腰缠万贯仍不知足,出有车、食有鱼还不罢休,还要贪赃枉法、铤而走险,整天像饥饿的动物盯着食物一样盯着物质财富,那人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整个民族和动物园又有何差异?
人是为梦想而活着的,整个人类也是为理想存在、发展的。因为梦想,生命才有了丰富的内涵而显得多姿多彩。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理想大旗始终在高高飘扬。在那杆鲜红的旗帜下,无数的庞琼花们前赴后继、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给千百万人的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清清楚楚地划开了人和动物的区别。
(西部企业信誉网赵勇选编)
作者 许曙明,甘肃省榆中县人。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营业部高级经理、高级政工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多家报刊杂志的专栏作家。
通讯地址:兰州市静宁路358号
单 位: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营业部
邮 编:730030
信 箱:xsm900607@sina.com
电 话:0931——8792095 13893488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