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干休连正在休息,两架敌机飞来轰炸扫射,贺子珍为了掩护一受伤的红军团长,全身十几处负伤,浑身是血,昏迷不醒。李治闻讯赶来,急忙令人把她抬到临时救护所,经他仔细检查后,立即进行手术,贺子珍暂时脱离了危险。第二天,毛泽东从红军总部急急赶到干休连,见到脸色苍白、气息微微的贺子珍,不禁心酸,一泓泪水涌出眼眶......
本文由《西部企业信誉网》摘自:《军事文摘》2003年02期,作者:尹纬斌,原题:李治将军与毛泽东
李治将军是与傅连暲、贺诚齐名的中央红军的三大名医之一。
毛泽东与李治认识是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取得胜利以后。1931年2月,赣南大地已是春意盎然了。一天,天气晴和,时任红军总前委书记、红一方面军政委的毛泽东在红军总医院院长兼政委贺诚陪同下,去红军医院看望、慰问在反“围剿”战斗中负伤的红军指战员。在一间病房里,毛泽东瞧见一位约30来岁、皮肤白皙、个子高瘦的医生正在给一位负伤战士认真检查,毛泽东没有打拢他们,边走边问贺诚:“这位医生好面生,才来不久吧?”
贺诚回答:“你问他?他到红军医院还不到两个月,原是张辉瓒部下的军医,去年打龙岗时被俘虏过来的,正牌医科大学生,医术不错。”
毛泽东一听,兴致很高,说:“早就听说捉到张辉瓒一名军医,原来是此君,等下叫他来聊聊。”
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毛泽东与李治见面了。毛泽东和气地招呼李治坐,并问他是哪里人,李治回答是永新县人。毛泽东一听笑了起来:“你是永新人,和我爱人贺子珍是老乡,我和你也算得上半个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呀。”
李治见毛泽东这么随和、风趣,原来紧张甚至惶恐的情绪一下子消失了大半。
毛泽东接着问他参加红军前后的情况,李治作了简要的回答。
原来李治1899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一个经营木材的小商人家庭,从小聪颖好学,1924年考入上海南洋医科大学,1928年毕业后在南昌开诊所,前来看病的国民党军官赞赏他的医技,胁迫他到张辉瓒的第十八师任上尉军医,李治身不由己,被迫从军。
1930年12月,张辉瓒的第十八师“围剿”中央根据地,结果全军覆没,师长张辉瓒被活捉,随军的李治也当了俘虏。红军总医院领导得知李治是军医,且医术颇佳,便动员他参加红军。李治耳闻目睹白军对苏区老百姓的屠杀、残害,又看到红军受到苏区群众拥护、支持的情景,感觉到红军与白军有根本的不同,经过一番考虑,他决定参加红军。李治参加红军后,被分配到红军总医院任军医。
毛泽东听完李治的讲述,高兴地说:“弃暗投明好,你这个选择对喽。你现在已参加了红军队伍,不要有任何顾虑,要大胆工作,用自己的医疗技术为红军伤员解除痛苦,让他们早日康复,重返前线。”又侧过身对贺诚说:“你们在政治上要多关心他,帮助他。”贺诚点头。
此后,李治记着毛泽东的话,积极投入治疗工作,深入前线抢救受伤红军战士,挽回了包括红一军团保卫局长罗瑞卿等一大批重伤病员的生命,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同年6月升任医务主任。他努力学习革命理论,政治水平也不断提高,同年10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1月,担任了红军第一医院院长。
这时,毛泽东和贺子珍住在瑞金的叶坪村。红军第一医院院址在黄沙村,离叶坪不远。李治常抽空去叶坪看望毛泽东和贺子珍,与贺子珍谈谈家乡的事情,很是融洽。在这期间,毛泽东和贺子珍有些病痛也都是由李治诊治。李治与毛泽东、贺子珍越来越熟,结下了很深的友谊。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这时李治调任干部休养所医务主任,负责两个干休连的医疗保健工作。一路上,李治不辞劳苦,尽职尽责工作。1935年3月的一天下午,部队行至贵州的盘县五里排。干休连正在休息,两架敌机飞来轰炸扫射,贺子珍为了掩护一受伤的红军团长,全身十几处负伤,浑身是血,昏迷不醒。李治闻讯赶来,急忙令人把她抬到临时救护所,经他仔细检查后,立即进行手术,贺子珍暂时脱离了危险。
第二天,毛泽东从红军总部急急赶到干休连,见到脸色苍白、气息微微的贺子珍,不禁心酸,一泓泪水涌出眼眶......身旁的李治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贺子珍的伤情,并说:“经过急救处理,子珍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但伤情仍极为严重。”毛泽东心情十分沉重。
因前方战事紧急,毛泽东必须连夜赶回总指挥部,他向干休连连长侯政及毛泽民、钱希均夫妇交待有关事情后,又特别郑重地对李说:“李治同志,贺子珍的治疗就全靠你了。”李治深知此时已是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主席肩了担子比泰山还重,决不能叫他分心。便坚定地说:“主席,你放心去吧,我会尽心尽力的!”
在以后的征途上,李治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竭尽全力为贺子珍精心治疗,历经4个月之久,终于使贺子珍转危为安,身体基本康复。后来,毛泽东见到李治连连握手致谢,并夸奖李治医术高明,笑着说:“有人称你为‘大金刚‘,说你医术高超,有起死回生的法力,你听到过吗?”李治连连摇头:“过奖了,过奖了。”
李治由于过度劳累和营养极度缺乏,身体十分虚弱,在红军到达陕北时病倒了,而且病得不轻,大家为他的病担心,毛泽东知道后,十分重视,立即派傅连暲为他治疗,又委托贺子珍带一篮子鸡蛋看望他,并送给他一张自己写的纸条:“李治同志不能死!毛泽东。”李治看着这蕴含深情的纸条,万分感动,热泪盈眶,他对贺子珍说:“请告诉毛主席,李治死不了,我还要给全军将士治病哩!”
这张珍贵的纸条被李治一直珍藏着。
1989年9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李治将军病逝于北京。(西部企业信誉网)
1935年长征途中毛泽东为何事泪涌眼眶
2015年08月24日 07:27
来源:凤凰历史 作者:尹纬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二天,毛泽东从红军总部急急赶到干休连,见到脸色苍白、气息微微的贺子珍,不禁心酸,一泓泪水涌出眼眶......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这时李治调任干部休养所医务主任,负责两个干休连的医疗保健工作。一路上,李治不辞劳苦,尽职尽责工作。1935年3月的一天下午,部队行至贵州的盘县五里排。干休连正在休息,两架敌机飞来轰炸扫射,贺子珍为了掩护一受伤的红军团长,全身十几处负伤,浑身是血,昏迷不醒。李治闻讯赶来,急忙令人把她抬到临时救护所,经他仔细检查后,立即进行手术,贺子珍暂时脱离了危险。
第二天,毛泽东从红军总部急急赶到干休连,见到脸色苍白、气息微微的贺子珍,不禁心酸,一泓泪水涌出眼眶......身旁的李治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贺子珍的伤情,并说:“经过急救处理,子珍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但伤情仍极为严重。”毛泽东心情十分沉重。
因前方战事紧急,毛泽东必须连夜赶回总指挥部,他向干休连连长侯政及毛泽民、钱希均夫妇交待有关事情后,又特别郑重地对李说:“李治同志,贺子珍的治疗就全靠你了。”李治深知此时已是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主席肩了担子比泰山还重,决不能叫他分心。便坚定地说:“主席,你放心去吧,我会尽心尽力的!”
在以后的征途上,李治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竭尽全力为贺子珍精心治疗,历经4个月之久,终于使贺子珍转危为安,身体基本康复。后来,毛泽东见到李治连连握手致谢,并夸奖李治医术高明,笑着说:“有人称你为‘大金刚‘,说你医术高超,有起死回生的法力,你听到过吗?”李治连连摇头:“过奖了,过奖了。”
李治由于过度劳累和营养极度缺乏,身体十分虚弱,在红军到达陕北时病倒了,而且病得不轻,大家为他的病担心,毛泽东知道后,十分重视,立即派傅连暲为他治疗,又委托贺子珍带一篮子鸡蛋看望他,并送给他一张自己写的纸条:“李治同志不能死!毛泽东。”李治看着这蕴含深情的纸条,万分感动,热泪盈眶,他对贺子珍说:“请告诉毛主席,李治死不了,我还要给全军将士治病哩!”
这张珍贵的纸条被李治一直珍藏着。
1989年9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李治将军病逝于北京。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 史上最严退市制度学区房就近入学红毯书记被查
- 寿光食品厂火灾检察官开矿牟利违规水电附加费
- 历史首页
- 知青
- 即时新闻
- 轶闻秘档
- 历史映像室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古代史
- 世界史
- 专题
- 历史视频
- 论坛
-
《北京的星期天》一片如实纪录了1955年的北京民生,还拍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9周年游行,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影像。[详细]
1943年11月22至26日,美国、中国、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的盟国会议。[详细]
在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到来的时候,让我们回首77年前的惨案,也关注今天的人们如何悼念死难的同胞。[详细]
“致敬抗战老兵”活动将通过捐助善款和生活物品,提供生活护理支持,记录口述历史等方法,协助政府做好抗战老兵优抚工作。[详细]
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记忆合起来,就是整个民族的每一点抗战回忆。[详细]
核心提示:永恒的建筑背后的事。今天我们来到了齐齐哈尔。 [详细]
激战不敌,部队向野人山突围,撤退途中突然被日军伏击。何 [详细]
古代僧人是如何刷牙的呢?古代的和尚喜欢云游四方,他们随 [详细]
随后进入蒙古族称霸中原的元代,羊肉的销量更因此猛涨,但 [详细]
就是在接收北平的机构,五六家之多,光那个你想党,就它党 [详细]
而日军的这些地图所测绘的地形地貌极其精细,无论是村庄独 [详细]
【王明诬陷陈独秀是“汉奸” 彻底堵死其回党工作之路】王明到延安后第5天,就在《解放》杂志发表文章,称“日寇侦探机关……首先是从暗藏的托洛茨基——陈独秀——罗章龙匪徒分子当中,吸收作这种卑劣险毒工作的干部”。http://t.cn/RLsGsJJ
08月24日09:14转发(8)| 评论(5)
【甲午战前李鸿章曾斥日本:地小人寡 和中国拼起命来吃得住否?】1874年日本借故侵入台湾后与清廷谈判。李鸿章指斥日本“大丈夫做事,总应光明正大。虽兵行诡道,而两国用兵,题目总要先说明白,所谓师直为壮也”,“中国十八省人多,拼命打起来,你日本地小人寡,吃得住否?”。 http://t.cn/RLkDBqL
08月22日15:50转发(32)| 评论(37)
八十万知青被永远留在“广阔天地”。一九八○年年仍有十五点五万知青下乡、与农民结婚的知青总数四十三万。文革后只有四十三万九千知青进入大学,进入“上层建筑”的知青总数不超过百万。十八分之一的成才率,既是一千八百万知青的个人不幸,也是整个国家的灾难。
更多凤凰大视野
接收的物资入库五分之一,五分之四就没了,那就肯定是被不是被部门给所有了,或者叫个人就贪污了。[详细]
而日军的这些地图所测绘的地形地貌极其精细,无论是村庄独立家屋还是长城上的石碉砖碉都是“历历明晰”。[详细]
更多我的中国心
我们每个人都有红宝书了,因为我是九三学社的,红宝书特别大,我就搁在里面,念小本《水经注》。[详细]
正值七七事变77周年的今天,在国家设立了抗战胜利纪念日和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的今天,广大民众也需要汇集我们民间抗战记忆,纪念我们民族在伟大抗战张的牺牲和胜利的地方。毕竟,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记忆合起来,就是整个民族的每一点抗战回忆。期待您和您家族的抗战回忆。[详细]
|
a256b4c0-24e0-42f6-9d22- [山东省济南市网友]
多好的文章!遗憾的是这样的文章却鲜有出现。
宋室漁夫 [外星网友]
这才是伟人啊!
jingming01 [湖南省长沙市网友]
好文章!
194d96eb-a5e7-43c6-a9b8- [湖南省长沙市网友]
宏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