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质量监督

质监局对兰州市大型集贸市场和商场开展抽样检查

时间:2012-09-12 09:54:01   作者:

据兰州晚报报道,小小的菜篮子连接着千家万户,称量器具是否足量则事关老百姓利益。为打击计量作弊、短斤少两等计量违法行为,全市集贸市场、商场在用衡器抽查工作正式启动。从9月10日起,市、区(县)质监局计量执法人员将组成检查小组,分别对三县五区内的30家大型集贸市场、商场内在用的台秤、电子秤等衡器,以及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进行抽样检查。

   早市流动摊位“鬼秤”最多

  计量作弊,短斤少两一直以来都是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近期,市民投诉全市部分农贸市场很多商贩都短斤少量,个别商场、集贸市场在用衡器没有检定合格标签等问题。针对问题,市质监局决定对县区部分集贸市场和商场进行抽查。

  昨日上午9时30分,记者随同执法人员首先来到张苏滩市场,这里的绝大多数摊户都使用的是电子秤。执法人员用标准砝码在一家水产品摊位的交易秤上一称,显示合格。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水产品销售不得使用弹簧台秤,必须使用电子台秤。

  随后,在张苏滩市场一部检查时,所有固定摊位的经营户所用秤都合格,但在市场门外一辆流动经营蔬菜的三轮车上发现商贩所用的弹簧台秤被人为做了手脚,是一台典型的“鬼秤”,执法人员当场将这台“鬼秤”没收。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每个市场内的所有通过检定的秤都加贴了“合格”字样的绿色标签,使用明令禁止的秤将不予检验,也不得使用。质监部门也提醒市民:加贴绿色合格标签的衡器可以放心使用。

  昨日,执法人员还分别对宋滩市场、大润发超市进行了检查。

  多头管理市场监管存在“真空”

  “在定期的检查过程中发现,各市场内固定摊位经营户所用秤比较准,市民应谨防流动摊位,特别是早市的问题最多。”执法人员举例说,一斤带皮的核桃在大青山的批发价都要每斤3元左右,运到市区后,各市场内的零售价也在3元以上,但在市场外的流动摊位上每斤只卖到2元,这很明显秤就有问题。

  那么各集贸市场、早市日常在用衡器监管谁来负责?

  “市场存在多头管理,谁收费谁管理,往往几家管理区域的结合部就成了监管的真空地带。”据执法人员介绍,目前仅城关区就有大大小小各种集贸市场50多家,各种在用衡器1万多台,仅靠质监部门为数不多的几个工作人员来进行实时监管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各市场管理方落实主体责任,谁管理市场谁来负责做好市场内的日常监管。质监部门随时进行检查和对衡器的免费检定。但由于一些市场同时划归几个部门分片管理,没有互相监督制度,让一些不法商贩就有机可乘。如张苏滩市场内外就同时由工商、城建大队、商贸公司等五家单位管理,榆中街早市也分属皋兰路街道办和原兰州皮鞋厂二家分段管理。各管理一块,这样一来,各方管理的重合部位就会互相推诿无人管理,也给一些不法商贩提供了可乘之机。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