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质量监督

甘肃省启动2022年治理涉企违规收费“纾困减负”专项行动

时间:2022-03-28 16:06:51   作者:

 3月23日,甘肃省市场监管局下发《关于开展2022年治理涉企违规收费“纾困减负”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省组织开展2022年治理涉企违规收费“纾困减负”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涉企违规收费治理力度,推动各项降费政策落地落实,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纾困减负,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通知》指出,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深入贯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实现市场监管工作“稳”得扎实、“进”得有效,注重把握“时度效”,着力服务宏观经济运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减负、恢复发展,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市场主体稳定经营,更加精准发挥服务大局的职能作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通知》明确,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聚焦社会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工作。严厉查处不落实停征免收有关收费项目、不按要求降低收费标准、强制或变相强制服务并收费等行为,切实为市场主体增加活力。本次专项整治行动检查范围包括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交通物流、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金融领域的收费情况,检查时限为2020年1月1日以来的收费行为。将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聚焦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收费,重点检查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继续收取已取消的收费项目,利用行政权力指定服务、强制收费;只收费不服务或者少服务,政府部门将应由自身承担的职责委托给下属单位或者第三方机构,转嫁成本、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收费等行为,遏制利用行政权力乱收费行为;聚焦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收费,重点查处行业协会商会依靠代行政府职能或者利用行政机关委托事项违规收费,利用法律或政策模糊地带,滥用行政影响力、解释权,强制或变相强制企业、个人入会、接受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规范电子政务平台等中介机构因行政管理需要,以技术维护费、服务费等名义向市场主体收取经营服务性费用的行为,杜绝借助行政权影响力强制或变相强制收费行为;聚焦交通物流领域收费,重点查处机场超标准收费,超范围收取客运、货运服务费,重复收取地面服务费,不执行起降费、停场费优惠政策,对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继续收费,未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以及高速公路救援等单位超过政府规定标准收费的行为,依法查处货代、堆场、报关等中介机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行为,促进国际国内物流降本增效提质;聚焦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收费,重点加强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工程安装、维护维修领域的价格监管,着力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收取不合理费用的违法违规行为,查处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违法违规行为,规范自然垄断行业收费行为;聚焦金融领域收费,重点查处信贷、助贷、增信等环节与贷款捆绑强制收费,中间业务强制服务、只收费不服务或少服务,利用贷款优势地位转嫁抵押登记费、押品评估费,不落实国家及总行层面降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等优惠政策等行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各地要因地制宜、精准有效开展专项行动。

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精心组织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夯实抓落实的责任;创新工作方法,通过组织座谈交流、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前期调查,坚持监管与服务相结合,采取交叉检查、下查一级、重点抽查等多种方式,确保专项整治有力推进;省局将适时对全省专项整治行动进行督导检查,并在每个市州选取1-2个收费单位开展直接检查;加强综合治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主动加强与发改、财政、工信、金融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部门间综合治理、联合检查,形成监管合力,对已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及时跟进解读,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投诉平台的作用,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甘肃质量信用网)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