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甘肃省“十三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

时间:2017-01-17 15:54:26   作者: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快推进政府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实施制度创新,搭建起横向配合、纵向联动、政企协调的服务贸易综合服务体系。建立省服务贸易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共同研究我省服务贸易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制订服务贸易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解决服务贸易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推进国家和省级各项政策的落实,形成推动我省服务贸易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建立完善服务贸易统计监测体系。

  构建、完善我省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统计资料收集、统计数据发布、统计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相关制度。主管部门、专业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共同参与,按照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标准(BOP统计和FATS统计)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借鉴先进地区或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逐步建立我省服务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办法。推进部门间统计信息共享,通过商务、外管、工商、统计等部门的合作,建立起本地服务贸易企业运行监测体系。

  (三)积极培育服务贸易市场主体。

  积极组织有实力的企业申报国家重点支持的服务贸易企业和项目、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逐步制订和完善甘肃省服务贸易重点培育企业认定办法和省服务外包重点企业认定办法,加大对本地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积极引进信息技术、研发设计、动漫、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重点领域的外资,推动我省服务贸易由中低端向高端延伸。加强对中小服务贸易企业的扶持,采取奖励、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和给予补贴等方式予以帮助,引导和支持一批有特色、善创新的服务业中小企业提升服务层次和水平,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四)推动服务贸易功能区域建设。

  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集聚作用,科学谋划服务贸易产业聚集区布局,鼓励兰州市和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敦煌文化产业示范区、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依托现有各类园区、开发区和试验区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研发、信息技术服务、旅游服务、文化贸易和版权贸易、动漫创意、中医药服务、供应链管理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我省服务贸易产业的整体优势。积极承接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市场的东部地区服务业的转移,使其成为我省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五)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对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外经贸发展专项基金(资金)、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引导基金对我省服务贸易企业的支持,组织企业申报商务部文化出口、软件贴息和服务外包资金。适时安排省级服务贸易专项资金和服务外包专项资金,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高级人才培训、获取国际认证、境外营销渠道建设、参加境外展会以及招收实习生等方面给予企业资金支持。利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文化贸易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人员培训、平台建设和市场拓展等支持力度。利用旅游宣传专项资金,加大对甘肃旅游向境外的推广力度。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