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甘肃省“十三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

时间:2017-01-17 15:54:26   作者:

  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现有业务范围内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并购等业务的支持力度,支持服务贸易重点项目建设;鼓励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支持服务贸易企业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开拓国际市场。

  (六)积极打造促进平台。

  积极组织境内外市场开拓活动,加快服务企业拓展国内外和本地服务贸易市场的步伐。在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中逐步增加服务贸易内容,邀请服务贸易商参会参展,开展有关专业合作洽谈活动,促进服务贸易发展。重点支持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中国·陇西中医药博览会等在我省举办的服务贸易品牌展会,提升办会规格和国际化水平。积极鼓励企业参加涉及服务贸易内容的国内外知名展会,加大对企业赴境外参加服务贸易各领域专业展会和推介活动的支持力度。积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签订服务贸易合作协议,重点围绕服务外包、旅游服务、工程承包及劳务服务、文化贸易、中医药服务等领域开拓服务贸易业务,不断提升“甘肃服务”的国际知名度和合作水平。鼓励各类服务业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支持企业通过新设、并购、合作等方式建设境外营销网络、服务网点。

  (七)加快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探索多部门共同创建省服务贸易信息平台体系,发布国家和省上出台的各类服务贸易政策、各重点服务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市场趋势。强化交易交付功能,形成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线上交易对接平台,实现网上信息发布、项目对接、人才交流等功能,拓宽海外采购商随时了解我省特色服务产品的渠道。积极探索“互联网+”服务贸易发展模式,促进市场要素线上线下联动融合。加强我省服务贸易产业发展的对外宣传,利用区域性、国际性论坛和大型活动等多形式大力宣传推介我省服务贸易产业发展优势、成效和发展前景规划、政策等,提升我省服务的品牌形象。

  (八)加强人才培养引进。

  建设和认定一批甘肃服务贸易人才培训基地,加快我省服务贸易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省内高校建立服务贸易人才培育基地,加强服务贸易专业学历教育,着力培养中高级服务贸易经营管理人才和服务贸易一线技能人才。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鼓励服务贸易重点企业与高校建立人才定制培训合作项目,通过企业人才定制培训、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和职业鉴定、国际资质认证培训等方式,加快培养既熟练掌握外语技能又具备服务领域专业知识的各类实用型人才。拓宽引才渠道,将服务贸易紧缺急需的各类高级人才列入我省引智范围,为专业人才和专业服务“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便利,不断改善服务贸易人才引进、人才流动机制等软硬件环境。

  (九)优化服务贸易便利化环境。

  建立和完善与服务贸易特点相适应的口岸通关管理模式。探索对会展、拍卖、快递、建筑等服务企业所需通关的国际展品、艺术品、电子商务快件等特殊物品的监管模式创新,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创新海关和检验检疫模式,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所需样机、样本、试剂等简化审批程序,实施分类管理,提供通关便利。深入推进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积极实施口岸“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提高通关时效。便利跨境人民币结算,鼓励境内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扩大跨境支付服务范围,支持服务贸易企业采用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等方式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国际通信服务水平,支持基础电信运行商为服务贸易企业网络接入和国际线路租赁提供便利。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