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质量监督

广西14家乳企获“产奶证” 卖牛奶也将重办许可证

时间:2011-04-04 16:30:05   作者:


 

产业格局

乳品行业准入门槛提高

据记者了解,2010年,广西年产鲜奶在8万吨左右,但生产乳制品的企业却多达二三十家,为数不少的企业规模小,资金匮乏,自检能力不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差。而此次两个严格的审核细则,无疑提高了进入乳业市场的门槛,数百万元的检测设备、专业的检测人员,这对一些实力不强的小型乳企来说,难度非常大。

新的细则对企业的布局都有规定,50公里以内不允许有第二家乳品企业。相关专家认为,此次国家出台的细则,目的是为了重振中国乳品市场。要求企业投入资金增加监测三聚氰胺、重金属、农药残留的设备,是为了让企业在产品出厂前就把好第一道关;要求50公里内不允许有第二种乳品生产企业,则是为了防止企业过于集中,从而争抢奶源。此次广西乃至全国乳业重新“洗牌”,可以肯定的是,部分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这既可以缓解这些小企业抢占奶源而造成的奶源供应紧张、奶源质量下降等问题,也可以使广西的乳产品在质量上更有保证。

乳制品专家、广西水牛研究所所长杨炳壮表示,此次审核意味着国内乳品行业准入门槛将被大幅提高,希望此举能从源头上转变国内乳品企业的发展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乳制品,进而扭转困境。

广西奶业协会秘书长李先生介绍说,在我区已经通过重新审核的14家乳制品企业中,平均每家在增加检测设备、改善生产条件方面投入达到了300万元以上,虽然短期来看,企业投入了巨资可能会影响当年盈利,但从长远来看,由于乳制品生产企业数量减少,剩下的市场份额会转到这些优质企业中来,从而形成一个乳品质量安全和企业盈利的良性循环。

 

工商部门

卖牛奶也将重办许可证

继质监等部门要求对所有乳制品生产企业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后,国家工商总局近日也下发通知,将在食品流通许可项目中对乳制品进行分类单项审核和管理,乳制品将变成单独的经营许可项目,今年7月底未申请许可和变更的,不得再销售。

“这意味着以后凡是经营乳制品都要有专门的许可,不是谁都可以卖牛奶了。”自治区工商局的有关人士介绍,按工商总局的通知,乳制品列为单项审核后,《食品流通许可证》的经营项目将增设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或乳制品(不含婴幼儿配方乳粉)。今年8月份以后,《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无乳制品标注项目的,将不能再销售乳制品。该人士同时表示,广西目前还未接到正式文件,具体如何核发新的许可证还不清楚。

业内人士猜测,因乳制品的贮存、运输、保存都需要一定环境,办理乳制品经营许可证可能会对经营户的冷藏设备等提出要求,为保证乳制品来自正规厂家,可能还会要求经营户建立电子管理档案等。

“毕竟是要吃进肚子的东西,要求严格是好事。”记者走访中,多位经营户对乳制品经营须专门许可证表示理解。在星湖路经营石埠牛奶的黄女士说,每天的鲜牛奶经专车送到后,她都会立即放进冰柜,货源和储存都没问题。“需要重新办证我们按要求去办就好了。”梁先生在古城路开一家杂货店,兼卖一点鲜牛奶。他比较关心的是新办许可证会不会麻烦,“一瓶牛奶也就赚两三毛钱,一天也卖不了多少瓶,如果办证太麻烦我就不卖牛奶了。”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