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甘肃省“十三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

时间:2017-01-17 15:54:26   作者:

  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加快我省物流园区建设,吸引面向中亚、中东欧市场的产业向我省集聚;加快我省航空国际快件、航空物流的发展,协调出台相关航空物流业扶持政策,积极推进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航空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打造西北航空物流枢纽重镇,客货并重,均衡发展。充分发挥我省门户机场航空物流的枢纽作用,加快引进国际知名货代公司、高能级航运服务企业、航运航空物流企业及功能性机构集聚,形成运输聚集区。到2020年,培育3—5家具有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品牌。鼓励我省制造业逐步剥离仓储、运输和配送等多个环节实施物流外包,培育专业化的第三方运输服务市场。引导和支持运输企业加大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运用现代物流理念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

  发展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拓宽“兰州号”和“天马号”物流服务半径,把兰州和武威打造成为中欧货运的西部集散中心,鼓励物流企业拓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运输服务市场。指导和帮助物流企业拓展跨境电商综合运输服务。争取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或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建立专门的跨境电商物流园区,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跨境物流、仓储等配套服务。鼓励物流企业探索建设海外仓储和跨境第三方物流企业模式。

  (五)中医药服务贸易力争取得更大突破。

  作为国家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在中医药服务贸易方面力争建成“一个示范功能区、两个基地、三个平台、四个项目”。全力打造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示范功能区;支持兰州市依托中医药企业集中的特点、定西市依托“中药材重要主产区”的特点,建设中医药服务贸易基地。加快中医药服务贸易产业协作、中医药服务贸易营销传播和中医药服务贸易信息化创新服务3个平台的建设。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省内中医药企业、协会和相关部门之间建立起相互协调、上下联动的运营机制,从而实现跨体制、宽领域的资源整合。有机整合省内中医名医资源,通过互联网为境内外人员提供中医医疗服务。打破目前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为中医药“走出去”提供公共服务,包括中医药产品在相关国家的认证注册等。

  大力发展中医药旅游养生、岐黄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中医药诊疗国际服务、中医药产品和药膳国际营销四类项目,整合各方面的相关资源,推动中医药产业与餐饮、住宿、旅游、养生、影视等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以岐黄中医学院为示范项目,积极推动中医药教学“走出去”,提高甘肃中医药教育国际知名度;支持甘肃中医药大学与韩国、新西兰等国家医学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在国外举办孔子中医学院;加大海外留学生培养工作力度,每年吸引一定数量海外留学生来我省接受中医药本科、研究生学历教育,支持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医疗、养生、保健等中医药对外教学与培训。

  加大对重点市场国家中医药诊疗服务的推广,与国外医院合作开设中医药门诊,提高海外市场对中医药的认知度。拓展中医药服务的海外市场,要以东南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对中医药有较强认同感的市场为重点,同时加快拓展中亚、欧盟甚至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尽早设立中医药服务贸易海外工作站,逐渐形成以点带面的工作布局。支持我省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共同开展中医药技术推广、文化交流、科研合作,通过“以医带药”和“以药促医”方式推动中药及中医器械的国际注册认证及推广应用。积极推进中医药的国际营销宣传,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合作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的中医药国际传播体系,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与中医药文化传播相结合,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