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甘肃省“十三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

时间:2017-01-17 15:54:26   作者: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市场竞争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服务贸易各要素向优势领域集中,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政府要加强对服务贸易发展的宏观指导,完善管理制度和政策促进体系,营造良好的环境。

  2.坚持协调发展和创新发展相结合。注重产业与贸易、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一方面依托制造业优势发展服务贸易,带动生产性服务业“走出去”;另一方面依托本地特色服务业优势,通过产业融合实现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

  3.坚持抢抓机遇与稳步发展相结合。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向西开放的机遇,将我省的区位优势转化为服务贸易的后发优势,推动我省服务贸易快速扩大规模。同时,注重夯实服务贸易发展基础,加强对各行业的分类指导,不断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明显提升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我省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0%以上,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到2020年,力争实现翻番,达到20亿美元。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明显提升。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带一路”沿线中西亚、中东欧国家在我省服务出口的占比稳步提升。服务外包业务规模保持年均增长10%,重点抓好制造业升级、发展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外包和嵌入式软件外包,推进ITO、BPO和KPO的技能培训和软件研发。到2020年,全省服务外包金额达到10亿美元(离岸业务+在岸业务),引进、培育主营业务年营业额超过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3家,超千万元的企业10家,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培育2—3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力争将兰州建设成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四、主要任务

  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区位优势,加快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环境建设,以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为核心、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双轮带动发展的模式,布局加快推进服务贸易的各项工作。大力营造有利于服务贸易企业发展的环境氛围。通过大力支持企业开展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业务,加快打造一批主业突出、集成服务水平高的专业化服务贸易龙头企业,培育若干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品牌,支持有特色、善创新的中小服务贸易企业发展。支持各类服务业企业通过新设、并购、合作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创建国际化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增加境外商业存在。支持服务业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和管理境外经贸合作区。根据各市州产业优势和已初步形成的特色服务,逐步培育形成以兰州为主体,市州为支撑,区域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巩固和提升兰州、白银服务贸易集聚中心功能区地位,发展现代服务贸易,提升服务开放层次,营造与国际服务业接轨的市场环境,增强其服务要素集聚及辐射带动功能。发挥陇东南产业优势,提升设计研发、物流运输、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发挥河西5市区位优势,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会展、运输仓储等服务贸易优势领域。按照巩固优势、发挥特色、挖掘潜力的原则,对7个服务贸易领域进行分类指导、重点促进。“十三五”期间,巩固和扩大旅游、建筑、运输服务等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领域的规模优势,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加快文化、中医药等特色服务贸易出口;培育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会展、教育、专业商业服务等领域的发展,形成多领域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国际市场布局上,我省在继续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要将大力开拓“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市场作为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积极推进我省服务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

主办单位: 甘肃工合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甘肃省工业合作协会 备案号:陇ICP备17004427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05号

联系电话:0931-4128982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广场南路统办一号楼